宁夏体育职业学院军训期间奏响育人“协奏曲”

发布人: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21 19:21:40  

宁夏体育职业学院军训期间奏响育人“协奏曲”

 

稍息,立正”“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宁夏体育职业学院的操场上,响亮的口号声此起彼伏,2025级新生军训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学院党委坚持把军训作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载体,通过构建“党委统筹、部门联动、师生协同”的育人机制,将思想引领、管理服务、关爱保障融入军训全过程,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体育人才。

图片3.png

党委领航,高站位谋划。学院党委将军训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制定《2025级新生军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原则。为确保军训工作顺利开展,学院党委书记杨成带领党委班子成员提前一天深入学生报到现场,既当“指挥员”又做“服务员”。面对从甘肃赶来的新生家长张先生,他一边递上矿泉水,一边详细介绍学院“体教融合”的育人模式,“我们不仅培养竞技人才,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毕业后既能当教练,也能考教师资格证、公务员,”面对新生家长关于专业发展、就业前景的咨询,他逐一解答,并现场协调解决住宿安排、训练安全等实际问题,用“零距离”服务消除家长顾虑。党委副书记魏国瑞以“体育人的使命与担当”为题,为全体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他结合学院实际案例,剖析体育精神内核,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更以学院优秀校友返乡创业、扎根基层的鲜活故事,为新生点亮职业发展的“启明星”。

部门联动,全链条服务。学生工作部将军训视为“三全育人”的实战检验,创新推出“三查三辅”机制:每日早中晚三次深入宿舍,早查起床出勤、午查身体状况、晚查就寝纪律,重点排查感冒、中暑、训练伤等情况;创新推出的“军训工作手册”成为育人新亮点,手册不仅记录训练成绩、内务评比等常规内容,更增设“特长发现”“闪光时刻”等板块。当发现运动训练专业新生李婷在战术演练中表现出色时,辅导员立即在手册中标注“具备指挥潜力”,并推荐她参加学院国旗护卫队选拔;看到社会体育专业新生王浩主动帮助同学,便记录其“乐于奉献”,后续纳入班级干部培养计划。“这些细节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学生工作部部长刘小宝说。

后勤保障处坚持“军训推进到哪里,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在训练场核心区域设置“清凉补给站”,宿舍区增设“爱心服务角”,配备针线包、感冒药等物品,食堂推出“营养加餐”计划,根据训练强度动态调整菜品,确保学生吃得健康、吃得满意。“已到达教官接送点”清晨6点的后勤保障处工作群会准时收到消息,司机刘晓林提前30分钟将车开至教官驻地楼下,等待教官间隙,车内温度已调节适中。刘师傅的车里会准备润喉糖,“刘师傅,您这服务比五星级酒店还周到!”一位教官打趣道。刘师傅摆摆手笑道:“咱后勤保障就是教官们的‘大后方’,你们带学生辛苦,我们得把服务做到心坎上!”

 图片1.png

师生协同,微行大爱润心田。全体班主任、辅导员坚持“与学生同训练、同生活、同成长”,通过“谈心谈话”“宿舍走访”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辅导员杨硕在查寝时发现,不少学生因训练强度大,作训服肩部、膝盖处频繁磨损。他悄悄买来针线包,利用午休时间在办公室支起“流动缝纫站”,三天内为27名学生修补衣物。当被问及为何不让学生自行处理时,他笑着说:“缝的是衣服,补的是心气儿。我想让他们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老师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这一场景被学生拍下发至朋友圈,引发百余条留言点赞,有家长评论:“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学校,我们放心!”

 图片2.png

每天天刚亮,宿舍楼里就会传来辅导员王柏青的脚步声,准是她来查学生内务了。一进宿舍,她就拿起皱巴巴的被子,手把手地教:“你看,边角要捏实,这样叠出来的‘豆腐块’才方正。” 她的手指会顺着被角捋一遍,再帮学生调整褶皱,原本乱糟糟的宿舍,跟着她的动作一点点变整齐。现在,学生们也能像模像样地叠出标准“豆腐块”。上午的太阳越来越烈,站军姿时,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淌,后背的衣服早就湿透了。辅导员王柏青就站在队伍旁边,和学生们一起顶着太阳,目光一直落在每个人身上。她的布袋子里总装着“宝藏”—— 藿香正气水、纸巾,还有能降温的清凉喷雾,谁要是有点头晕,她立马递过去。在同学们眼里,她是既温暖又严格的贴心老师。

从党委班子“俯身倾听”到职能部门“精准护航”,从教师团队“以心换心”到后勤保障“无微不至”,宁夏体育职业学院将军训场变为育人“大熔炉”。如今,训练场上喊出的不仅是嘹亮的口号,更是新时代体育学子“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迷彩服上缝补的不仅是线脚,更是学院“严爱相济、润物无声”的育人初心。


  • 学院纪委监督举报“码上办”

copyright©2018  |  宁夏体育职业学院  |  宁ICP备18001276号-2 |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学院东路360号  |  邮编:7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