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课堂 秀风采 促成长
亮课堂 秀风采 促成长
——公共课教学部组织“听看学课活动”
春风有信,花开满径,教研有期,润物无声。为促进学院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公共课教学部开展“听看学课活动”。授课教师们精心准备,呈现出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
王东民老师执教的《燕歌行(高适)》,以盛唐边塞诗为导入,点明边塞诗的特点是意境高远、格调悲壮,而边塞诗人的特点是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思想。通过赏析,引导学生得出全诗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为前八句,写“出师”,描写出征时的盛况;第二层为后八句,写“战败”,揭露军中矛盾;第三层为再八句,写“被围”,刻画相思之苦;第四层为最后四句,写“死斗”,礼赞壮志豪情。
王老师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质疑探究——如何理解‘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一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自由发言。通过质疑启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贺敏老师执教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仁、义、礼、智、信”,运用典籍故事、视频等方式,深入浅出的向同学们阐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者爱人也,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换位思考,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义”者正道也,强调学生要坚守正义,不畏强暴,不惧威胁,做到问心无愧;“礼”者秩序也,要求学生要以礼待人:尊重师长、尊重同学、尊重每个人;“智”者智慧也,指引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用智慧去解决问题,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信”者诚信也,教会学生要做到言行一致,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要尽全力去履行。
贺老师强调“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在当下时代,我们要重新审视这些美德,让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听课老师们纷纷表示,在本次听看学课活动中收获良多、受益匪浅。授课教师们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内容衔接自然,课堂氛围融洽,教姿教态优雅,这都是值得青年教师学习的地方。
在评课交流环节中,何继耘副院长给予了授课教师高度的肯定,并从课程的内容设计、路径设计、结构设计、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何院长强调:上好一门课程不仅是知识的罗列和灌输,而是要始终把落脚点放在教育的目的上,在课程中让学生受到滋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公共课教学部全体教师将以此次听看学课活动为契机,继续不断充实自我,扎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用有温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促进其成长成才!(公共课教学部供稿:余欣怡、丁芳/文,李峥、田海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