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强国有我:宁夏体育职业学院党员 干部热烈反响【1】
铭记历史•强国有我:宁夏体育职业学院党员
干部热烈反响【1】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学院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大会实况转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发党员干部热烈反响。
办公室文秘科副科长 陆露
阅兵仪式的顺利展开,使我看到了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各式武器的展出不仅仅是我国军事实力增强的体现,更是对我国守护和平能力的展示。阅兵仪式收尾环节放飞后盘旋在天安门附近的和平鸽是我们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决心的象征,军事实力的增强不会改变我们对和平理念主动传递的本心。在九月三日这天,我们一起仰望历史的天空,国家情怀在此刻熠熠生辉,我感受到了跨越时空的民族精神内核。承载着抗日英雄牺牲奉献和保家卫国光辉旗帜的展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历史鲜活再现起来,让我们更加深刻领悟到了胜利来之不易,自身实力强大的重要性,只有内心铭记历史,才能够更加珍惜和平,只有自身实力强大,才能捍卫和平。历史的回响仍在耳畔,和平的信念已刻入心底。愿我们带着这份震撼与坚定,以实干护山河无恙,用前行续盛世华章,让民族精神滚烫。
组织宣传统战部干事 黄颖
这场阅兵是一场穿越历史烽烟的检阅,也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宣示。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深厚内涵与长远寓意。“从‘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到铁甲奔流、鹰击长空、长剑倚天,从‘万国牌’装备受阅、飞机在天安门上空往返两次飞行,到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国军队无论在体系还是装备上早已今非昔比”。这既是一场国家典礼,也是一次国民教育,更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对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一份最直观、最踏实的‘获得感’和‘安全感’”。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要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转化为工作动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团委书记 胡敏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时,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当受阅部队迈着坚定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我的思绪仿佛穿越历史长河,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见证先辈们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的壮烈身影。这场阅兵不仅是国家军事实力的集中展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庄严传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在肩。“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学实践,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砥砺品格。激励他们勤学本领,投身实践,勇担时代重任。此次阅兵如灯塔般照亮前路。我将以此为激励,引领青年学子坚定信念,奋发进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王海榆
观看阅兵时,“飞机不够就飞两遍”的往事不禁浮现在脑海。我常在课堂上讲述1949年开国大典时的艰辛——仅有的17架飞机不得不绕圈飞行两次以壮声势。而今,战鹰蔽空,铁流滚滚,这场阅兵成为了我未来课堂最生动的教材。历史不是冰冷的年代数字,而是有温度的记忆传承。分列式中我看到的不仅是现代化装备的威武阵列,更是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画卷展示的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之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过去的艰辛,更要帮助他们理解正是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才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深刻联系。当课本上的文字与阅兵式上的现实交相辉映,历史不再是遥远的记忆,而成为滋养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这场阅兵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的目的,是让年轻一代既不忘来路,又能坚定走向未来。
竞技体育学院教练 高婕
阅兵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对抗战精神的弘扬。抗战老兵方队通过天安门时,我想到杨靖宇、赵一曼等英雄视死如归的气节。作为教练,我应将这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融入教学,让历史回响,传承使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意志品质。
中国以阅兵彰显“捍卫和平”的决心,并以裁军承诺展现大国担当。这让我反思体育竞技的本质:强者之力,在于克制。射击项目追求“一击必中”,但更需敬畏规则、尊重对手,这与中国和平底色,责任在肩“止战而非求战”的国防理念一脉相承。阅兵中首次亮相的国产高精尖装备,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精益求精地钻研。我虽不直接投身国防,但能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躬耕教坛,助力强梦,以射击训练锤炼青少年的专注力与抗压能力,让他们在未来任何领域都能成为“精准打击”的栋梁。
退休教练 魏国栋
作为学院退休教练员的魏国栋,观后慷慨赋诗:静坐家中看屏幕,天安门前真肃穆;厉兵秣马长安街,杀手大气卧长龙;翘首观见国威武,感恩祖国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