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体育职业学院:赛道内外皆课堂,用志愿行动诠释体育担当 五月的银川,晨光初染贺兰山脊。宁夏体育职业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大二学生李晓阳蹲在25公里补给站前,指尖轻触降温海绵的温度:“天气炎热,海绵要浸透后拧至不滴水,这样既能快速降温又不会让选手衣服湿透加重体热。”她说话时,有位马拉松选手即将跑来,她迅

发布人: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09 22:35:45  

宁夏体育职业学院:赛道内外皆课堂,用志愿行动诠释体育担当

 

五月的银川,晨光初染贺兰山脊。宁夏体育职业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大二学生李晓阳蹲在25公里补给站前,指尖轻触降温海绵的温度:“天气炎热,海绵要浸透后拧至不滴水,这样既能快速降温又不会让选手衣服湿透加重体热。”她说话时,有位马拉松选手即将跑来,她迅速递上浸过冰水的毛巾。

图片1.png

这样的专业服务,是志愿者们连续两年参与马拉松的积淀。自2024年首次承接赛事志愿服务以来,学院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学院特色的志愿服务亮点。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组织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康复与保健等专业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这些学生具备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参赛选手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每一次赛事筹备,学院都会选派专业教师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内容涵盖赛事知识、服务礼仪、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确保志愿者具备良好的服务素养和专业技能。在今年的赛事中,这种系统化培养成效显著。在终点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独创的“三步放松法”——先递上电解质饮料,再引导选手做深呼吸,最后进行10分钟筋膜放松,让完赛者纷纷在留言墙写下“这是最温暖的终点线。”

图片2.png

学院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志愿服务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志愿服务被纳入必修学分体系,每位学生每学年完成不少于40小时的公益服务;更创新推出志愿服务档案,全程记录学生参与赛事保障、社区康复指导等实践活动,作为评优评先、推免入党的履历依据。更令人欣喜的是,有5名毕业生通过马拉松志愿服务赛事活动现场与体育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业的良性循环达到了产教融合的实际效果。

正如赛事负责人所说:“从2024年青涩的30人观察团,到如今100人的专业服务矩阵,宁夏体育职业学院用两年时间,书写了一部体育职业教育的生动教材。”这场马拉松终有终点,但体职院人追求卓越的脚步,永远在路上。


  • 学院纪委监督举报“码上办”

copyright©2018  |  宁夏体育职业学院  |  宁ICP备18001276号-2 |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学院东路360号  |  邮编:750021